老闆知道有些工作室/店家也有追蹤我們,所以我想來分享這次百貨快閃櫃需要注意的眉角!
前一篇文有說到,百貨快閃並不在我們的計畫內,所以當時樓管來找我們的時候,我們又驚又喜。但我們對百貨的生態並不瞭解。
所以當時我先評估幾個大方向
2.人力分配
3.檔期
4.抽成/包底/額外費用
5.樓層
(一)百貨聚客能力
主要是看這間百貨在當地的知名度以及當地人休閒娛樂第一直覺會想到的百貨。也可從假日或平日尖峰時段可以觀察。
(二)人力分配
因為我們只有兩個人,而我們也有店面要開。
所以必須評估開店效益,以及產品產量是否能同時供應兩個地點販售。
(三)檔期
百貨有分大小月,當月有遇到連假、國定假日或是百貨有舉辦週年慶等活動都會影響人流
(四)抽成/包底/額外費用
百貨一定都會有抽成或是包底。遇到有包底一定要回推自己一個檔期能不能做到它抽成後包底的金額,否則最後會血本無歸。另外百貨也會有電費、清潔費、宣傳費等基本的支出也必須算在成本裡。有人可能會不懂包底的意思。
★以下舉例說明:
例如: 假設A百貨抽成20%、 包底20萬、檔期營業額30萬
30萬x20%=6萬,未達包底金額20萬,最後會以20萬做抽成喔!
所以以A百貨為例,如果營業額在百貨只做到30萬扣掉包底20萬最後只能拿到10萬,10萬再扣掉人事跟物料等其他成本,基本上會虧錢的喔!
以A百貨為例營業額至少要做到100萬才會以抽成20%作為計算。才會有賺錢。
每一間百貨的抽成跟包底以及基本費用都不同,都需要談的,所以必須要自己去評估。
(五)樓層
基本上樓層越高人流越少,美食街的人潮一定大於主題餐廳樓層的人潮。主題餐廳的人相對目的性較高(公司聚餐、朋友聚會)但消費力相對也會較高。
這只是大方向的歸類並不是絕對,還是必須看百貨的樓層規劃,如果百貨本身的聚客能力很高,樓層的影響才會下降。
